2024-06-22 08:02:05 | 92招生网
1、机械工程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发展历程,是华中科技大学成长的缩影;良好的软硬件环境和浓郁的学术氛围,也使其被称为华中科技大学规模最大、实力最雄厚的学院之一。
学院现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博士点和10个硕士点。作为科技产业领域的孵化器,近十年来,学院先后孵化出2个高新技术上市公司,衍生出以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为代表的一批面向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技术转化平台。供人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率高、工资高。
计算机在全国排名第三,次于香港科技大和清华,是第二大的院系,收人相当多。华中科技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在全国都是很有名的,民间有这一句话,北邮和华科大承包了BAT。
南帝北丐,南华科北重邮,这是没人能超越的。而且计算机学院下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就业率分别为95.4%、95%、89.36%。
其实跟华中科技大学的学校互联网环境是离不开的。华中科技大学允许各种各样的学生自发或者老师带领的项目团队存在。有企业管理方式的点团队,还有技术王道的冰岩,他们不参加比赛,制作产品,学校给你提供场地,以及服务器。
3、电气工程
电气工程专业属于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所以华科在湖北招生很多,电气专业分数超过其在湖北录取线40分左右。是全国顶尖专业,高校中排名前几,在华科电气仅次于机械,也是华科的王牌专业,上了肯定不会后悔。
现在搞理论就是清华,搞实践就是华科,很多设计院和厂家都愿意要华科的,不过电气一般都是要读到研究生,这样未来会有更多的选择。作为全国领域前几位的大学,基本上不用担心就业。去电厂、各地供电局、电力设计院等,待遇都比较好,基本上都是福利或其他的补贴比工资多很多的那种。
4、电子信息与通信
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与通信学院,始建于1960年 。教学科研实力雄厚,拥有二个一级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及相同名称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电信学院学生人数众多,人才培养硕果累累,有多名学子在国内外重大竞赛中荣获特等奖、一等奖。
在宽带无线通信网络技术、信息安全与防伪技术、图像图形与多媒体处理技术、空间导航与探测技术、辐射特性与电磁目标探测、互联网技术与工程等研究方向上具有鲜明特色,获得很多的成就。
武汉是我国重要的高等教育城市,拥有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两个综合实力很雄厚的985大学。这是湖北考生的福气,因为这两所大学办学规模非常大,每年高考在本省招生的人数很非常多。
当然,如果高考成绩在省内足够上武汉大学或华中科技大学,有没有必要报考北京上海的大学呢?对于这个问题,如果是我,同等情况下,我会选择武汉大学,或华中科技大学,而不是上海或北京的大学。理由如下:
第一,同样的分数情况下,在湖北省内能够报考武汉大学或者华中科技大学,但是在上海北京却无法选择实力相当的学校。
从目前国内各大排行榜来说,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综合实力已经排名州游国内前10。然而在同样的分数情况下,却无法选择位于上海或北京的排名前10的高校。
一般来说,在湖北能够上武汉大学或者华中科技大学的分数,选择北京或上海的大学的话,最多能够选择的是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显然论综合排名的话,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比上述这些这几所985大学还是实力要强一些,只是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分数线,甚至可能比武大或华科更高一些。
第二,对于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来说,虽然学校位于湖北武汉市胡迹昌,地理位置不如上海或北京,但是对于这种级别的名校来说,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的毕业生,在全国范围内求职都是很有优势的,所以在就业上并不吃亏。
所以如果是湖北的考生,能够上武汉大学或者华中科技大学,又何必舍近求远呢?
以上纯属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不知道如果是你会做出何种选择裤扒呢,欢迎交流。
一、2023清华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1、清华大学在北京的电子信息类(含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招生人数为20人;2、清华大学在北京的工科试验班类(机械、航空与动力)(含机械工程、机械工程)(实验班、能源与动力工程、车辆工程、车辆工程)(电子信息方向、车辆工程)(车身方向、工业工程)专业招生人数为20人;3、清华大学在北京的工科试验班类(能源与电气)(含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电气工程
东华大学理学院的专业设置东华学院现有四个本科生专业,四个硕士点,本科专业包括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工程)、统计学、光电子科学与技术、应用物理学(光电信息技术、等离子体与新能源技术)。数学大类与英国斯特拉思克莱德大学建立了学生交流项目,互认学分。其中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于1997年开始招生,应用物理专业于2000年开始招生,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于2003年开始招生。硕士研究生专业包括基础数学、应用
一、2023北京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1、北京大学在北京的文科试验班类(元培)(含中国语言文学类、考古学、历史学类、哲学类、社会学类、法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新闻传播学类、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专业招生人数为25人;2、北京大学在北京的工商管理类(含金融学、金融学)(金融经济学、会计学、市场营销)专业招生人数为25人;3、北京大学在北京的电子信息类(含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一、2023北京理工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1、北京理工大学在北京的会计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招生人数为48人;2、北京理工大学在北京的工科试验班(电子信息实验班)(含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智能感知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人数为34人;3、北京理工大学在北京的工科试验班(信息科学技术)(含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器人工程
一、2023北京师范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1、北京师范大学在北京的数学类(含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系统科学与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应用统计学、人工智能)(创新实验班)(03物理/化学)(选考一门即可:)(珠海校区)专业招生人数为15人;2、北京师范大学在北京的人文科学试验班(含汉语言文学、英语、历史学)(珠海校区)专业招生人数为10人;3、北京师范大学在北京的理科试验班(含地理
一、202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北京的工科试验班类(信息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智能感知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交通运输、软件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器人工程、信息对抗技术、信息安全、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
一、2023南开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1、南开大学在北京的工科试验班(信息科学与技术)(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密码科学与技术、自动化、智能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含人工智能、计算机、新一代智能软件特色培养项目班,信息安全-法学双学位试点班)专业招生人数为8人;2、南开大学在北京的经济学类(含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商务经济学、数字经济)专业招生人数为6人;3、
一、2023中国人民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1、中国人民大学在北京的工商管理类(含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管理科学)(商业数据分析方向、贸易经济。无时点专业选择;入校后可参与选拔项目:中意美三学位管理学本科项目,工商管理-法学、营销管理-数据科学2个双主学位项目;培养专业含会计学)(智能会计方向;国际交流:含英国华威大学、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西班牙IE商学院、香港城市大学等
2023-12-03 04:08:20
2023-12-02 03:13:29
2024-04-27 22:47:03
2023-11-29 18:58:52
2023-11-29 11:38:26
2024-06-02 02:2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