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强基计划有哪些专业招生

2024-10-27 21:27:52 | 92招生网

今天92招生网小编整理了强基计划有哪些专业招生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强基计划有哪些专业招生

强基计划最好的专业

强基计划最好的专业有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工程力学生物科学(包括生物技术)等专业。物理学专业应用非常广泛,工程力学也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物理学如果你往工程力学偏重的话可以进入土木、建筑工程、机械工程这些领域。
值得推荐的强基计划专业
1.物理类专业

物理类强基计划专业主要有物理学和应用物理学两个专业,培养方向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国家安全、先进制造、新材料等领域,就业比较有优势,可以进入高校、国防部门、科研机构等从事教学研究及相关科研管理工作或是企业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技术等领域的技术开发和应用研究。
2.数学类专业
数学类专业包括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两类,其中数学与应用数学是基础学科,信息与计算数学、数理基础科学属于交叉学科。强基计划中不错的专业。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工具学科。数学在各个专业都有基础且广泛的应用,所以强基计划数学类专业可以衔接到大量理工类和经济类的专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是强烈推荐的专业,这个专业也是强基计划招生比较多的一个专业,数学将来一定会是一个比计算机还好就业的专业。
强基计划怎么选专业才好

①基于兴趣爱好。强基计划中专业选择,首要原则是基于考生个人兴趣爱好进行。考生要深入了解自己的思维方式、性格类型、行为特点等,有了兴趣的支撑,才可以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

②基于学科特长。例如,拿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等专业来说,更适合理科思维强的学生,需要学生具备坚实宽广的数学基础,熟练的计算机应用和软件开发能力等。
③基于目标校优势学科。除了发挥自身的学科特长,在确立目标专业也要对目标校展开考量,充分了解其招生专业的学科实力、培养方向、就业读研情况等也是非常重要的。
④基于未来职业发展规划。强基计划贯通培养的模式提醒着考生在做出选择时必须慎之又慎,从生涯规划和未来职业发展规划出发考虑,这个时候考生也可以多听听父母过来人的建议,多方考量。

强基计划有哪些专业招生

强基计划有哪些专业招生

强基计划招生专业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强基计划中的基,指的是基础学科,主要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专业,这些专业是强基计划招生的主要方向。相比其他专业,这些专业的就业方向主要集中在科研领域,本科阶段就业机会相对较少,因此,选择这些专业的学生通常需要继续深造,如考研、读博等。强基计划的培养模式多为本硕博直读,这意味着学业时间较长,完成本硕博阶段的学习至少需要8年时间。

符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条件,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并有志于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科学研究工作的高中毕业生均可申请报名。报名者无需特定背景,但需要具备较高的学术潜力和专业素养。具体申请条件各校有所不同,有的院校要求考生高考成绩超过一本线一定分数,如某校要求考生高考总分不低于一本线的75%,即562分。有的学校对特定科目的成绩有更高要求,如厦门大学对理科/首选物理类考生的要求是高考总分至少高于一本线或特殊类录取线40-70分,同时,报考数学类专业需高考数学单科成绩达到125分及以上。此外,对于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等科目全国奥林匹克竞赛决赛中获得二等奖及以上的考生,部分学校提供降低录取要求的机会,但同样需要高考成绩过线。需要注意的是,部分院校的部分专业不招收色盲、色弱的考生,尤其是化学、应用物理、生物学、医学类等专业,而国防科技大学对体检要求较高,报考时需特别留意。

强基计划有哪些专业招生

强基计划都有哪些专业强基计划专业一览表

92招生网(https://www.925977.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强基计划都有哪些专业强基计划专业一览表的相关内容。

强基计划涵盖的专业领域广泛,旨在培养国家未来发展所需的基础学科和关键领域的拔尖人才。具体专业包括:
1. 数学专业:专注于纯数学与应用数学,为国家在科技、经济、国防等领域提供强大的数学支持。
2. 物理专业:研究自然界最基本的物质和能量规律,为高新技术发展奠定基础。
3. 化学专业:探索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对医药、材料、环保等领域至关重要。
4. 生物专业:涉及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对推动生物技术进步和农业现代化贡献巨大。
5. 历史专业:研究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历史智慧。
6. 哲学专业:探讨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理论素养。
7. 古文字学专业:研究古代文字,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8. 基础医学专业:专注医学基础学科,为医疗卫生事业和生物医学研究培养人才。
强基计划的专业设置旨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培养学生的坚实基础和创新能力。通过这一计划,学生不仅能够在学术领域取得优异成绩,还将为未来的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92招生网

以上就是强基计划有哪些专业招生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92招生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92招生网:www.925977.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强基计划有哪些专业招生”相关推荐
2024年东南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有哪些
2024年东南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有哪些

强基计划36所大学名单及专业1.强基计划36所参与大学名单及专业如下:北京大学招生专业:-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力学类-生物科学类-历史学类-考古学-哲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类(古文字学方向)-基础医学(八年制)北京大学将开展“博雅学堂”试点工作,充分发挥北大的学科优势和人才培养优势,推行最前沿的管理理念和更优化的培养模式,对综合素质全面或基础

2024-10-13 08:43:46
2024年天津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有哪些
2024年天津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有哪些

2024年天津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有哪些2024年天津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有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应用化学、生物科学、工程力学等专业,以下是具体名单一览表,供大家参考。一、招生专业及招生计划1.强基计划招生计划及范围考生可在报名系统中查看我校招生专业的生源省份和招生计划。2.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及要求我校2024年强基计划重点投放优势基础学科相关专业。考生须选择1个专业

2024-10-14 08:21:20
2024年四川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有哪些
2024年四川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有哪些

最吃香的强基计划专业数学类专业是强基计划中最受欢迎的专业之一。物理类专业同样是强基计划的重点专业。强基计划的实施旨在强调基础学科在国家战略需求中的重要地位。参与强基计划的高校主要招生专业包括数学、物理、化学、信息科学、生物学,以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领域。选择热门专业时,应考虑个人兴趣。即使某些专业在就业市场上需求旺盛,如果没有足够的兴趣作为动力,学生可能无法深入学习,从而在毕业后缺乏

2024-10-14 20:58:34
2024年东北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有哪些
2024年东北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有哪些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序号  学校名称  省市1  北京大学  北京2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3  清华大学  北京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5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6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7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8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9  南开大学  天津10  天津大学  天津11  大连理工大学  辽宁1

2024-10-15 03:16:17
2024年吉林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有哪些
2024年吉林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有哪些

2024年吉林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有哪些2024年吉林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有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古文字学等专业,以下是具体名单一览表,供大家参考。一、招生专业专业名称专业科类综合改革省份选考科目要求招生省份数学与应用数学理工物理、化学北京、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山东、河南、湖南、陕西、湖北物理学理工物理、化学北京、河北、

2024-10-22 06:20:19
2024年南开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有哪些
2024年南开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有哪些

2024年南开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有哪些2024年南开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有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历史学、哲学、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等专业,以下是具体名单一览表,供大家参考。一、招生专业及要求招生专业综合改革省份选考科目要求非综合改革省份科类要求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化学理工类物理学物理+化学化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物理+化

2024-10-23 22:46:30
哪些大学有强基计划招生
哪些大学有强基计划招生

强基计划36所大学名单及专业1.强基计划36所参与大学名单及专业如下:北京大学招生专业:-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力学类-生物科学类-历史学类-考古学-哲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类(古文字学方向)-基础医学(八年制)北京大学将开展“博雅学堂”试点工作,充分发挥北大的学科优势和人才培养优势,推行最前沿的管理理念和更优化的培养模式,对综合素质全面或基础

2024-10-13 05:52:05
强基计划招生院校有哪些
强基计划招生院校有哪些

强基计划36所一流大学名单强基计划中,36所一流大学包括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

2024-10-16 14:36:22